鄂數模競賽〔2015〕1号
各高等學校:
根據全國組委會“關于組織‘2015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現将我省高校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目的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群衆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開拓知識面,培養創造精神及合作意識,推動大學數學教學體系、教學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目前,這一競賽活動已成為我國高等學校中規模最大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
二、組織領導
競賽由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及其下屬專家組主持,負責全國競賽的組織領導、命題、複審、評獎、宣傳等工作。
湖北賽區組委會專家組由省教育廳、部分高校代表及數學專業專家組成,負責全省競賽的組織、協調及評審工作。
為了保證競賽的順利進行,各參賽高校應成立由各有關部門參加的競賽領導協調小組,具體負責競賽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實施。
三、競賽内容
競賽題目一般來源于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等方面經過适當簡化加工的實際問題,不要求參賽者預先掌握深入的專門知識,隻需要學過普通高校的數學課程。題目有較大的靈活性供參賽者能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參賽者應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設、建立和求解、計算方法的設計和計算機實現、結果的分析和檢驗、模型的改進等方面的論文(即答卷)。競賽評獎以假設的合理性、建模的創造性、結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為主要标準。
四、競賽形式及報名要求
1. 全國統一競賽題目,采取通訊競賽方式,各學校以相對集中的形式進行。
2. 參賽者以3名大學生組成一隊(鼓勵不寫指導教師,如寫最多一名),通過學校教務部門向所在賽區組委會報名,再由賽區組委會向全國組委會報名。
3.競賽分為本科組和專科組進行。本科學生(含一本、二本和三本)必須參加本科組競賽,不能參加專科組競賽,專科(高職高專)學生一般參加專科組競賽,也可參加本科組競賽。無論參加哪組競賽,均必須在報名時确定,報名截止後不能再更改報名組别。同一參賽隊的學生必須來自同一所學校(同一法人單位)。同一法人單位必須以相同的學校名稱報名參賽,不能以院系、校區名稱參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者除外)。
4.本次競賽定于 2015年9月11日(周五)8時至9月14日(周一)8時舉行。以賽區為單位統一組織報名、競賽、閱卷和評獎工作。
5.請各參賽學校于2015年6月30日前将競賽報名表(包括競賽工作負責人和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E-mail地址,參賽隊數、組别,學校競賽領導協調小組名單、指導教師名單等信息,見附件1)報組委會辦公室。各校的參賽隊數不作限制,報名時每隊交報名費300元。
6.賽題将于競賽開始時在至少3個網站上公布,不再郵寄書面題目,有特殊困難的參賽院校請與賽區組委會聯系。
賽區組委會也将在競賽開始時在網址:http://jwb.whu.edu.cn/(武漢大學本科生院主頁)公布賽題。
7.經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研究決定,從2014年開始,将按照統一的規則對全國參賽隊進行編号、由各參賽隊利用電子郵件獨立提交電子版論文,具體見附件2。
8.今年湖北和湖南賽區聯合閱卷将繼續采取計算機閱卷的方式進行。競賽結束後,各參賽高校需在網上提交論文,具體辦法另行通知。
五、競賽規則和紀律
請所有參賽同學在競賽開始前認真閱讀和理解《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章程》和2012年底發布施行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參賽規則》(可從http://mcm.edu.cn下載),嚴格按照競賽章程和參賽規則參賽。
1.參賽學生必須按統一時間參加競賽,按時開賽,準時交卷。賽區各學校要按時收回學生的答卷,及時封存,并在規定時間内交組委會辦公室;
2.競賽期間,參賽隊員可以使用各種圖書資料(含網絡資源)、計算機和軟件,但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包括在網上)讨論;
3.指導教師和其他非參賽隊員在競賽期間必須回避參賽隊員,不得進行指導或參與讨論,否則,按違反紀律處理;
4. 競賽期間,參賽隊學生應尊重有關工作人員,接受巡視人員的有關詢問;
5.參賽院校應責成有關職能部門負責競賽的組織和紀律監督工作,保證本校競賽的規範性和公正性。
六、評獎辦法
本次競賽的評獎,分為賽區獎和全國獎兩種形式。
1.湖北賽區對參賽隊将設立等級獎和成功參賽獎。賽區組委會将根據全國組委會的要求,除對競賽論文進行評審外,還将抽調參賽隊進行面試答辯,并根據論文評審和答辯成績推薦上報全國獎和确定湖北賽區一、二、三等獎。為鼓勵學生廣泛參與這一活動,對完成合格答卷和通過答辯的參賽隊發給“成功參賽證書”。
2.全國競賽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全國評委會,根據統一标準從各賽區組委會按規定比例上報的優秀答卷中評選出全國一、二等獎。全國組委會在評獎期間将酌情選擇部分參賽隊,組織面試答辯。
3.全國競賽組委會設立組織工作優秀獎,表彰在競賽組織工作中成績優異或進步突出的賽區組委會。
4.湖北賽區組委會按參賽學校數的20%設立優秀組織獎,對于組織工作優秀的學校予以表彰。優秀組織獎評選條件:
①在競賽促進教學改革、教師培訓和研讨、征題數量和質量等方面取得成效并獲得較好的競賽成績;
②嚴格執行競賽章程,自覺遵守競賽紀律,在全國、全省評閱和異議期中未發現因學校工作失誤而造成的違紀問題,并能積極主動配合全國組委會、省組委會處理違紀事件;
③根據省組委會的競賽日程和要求完成本學校的競賽組織工作;
④按照省組委會的要求,在2015年10月10日前上交學校競賽工作的書面總結。
5.設立異議期制度。
6.對違反競賽規則的參賽隊,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成績無效。對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報,直至取消該校下一年度參賽資格。對違反評閱答卷和評獎工作規定的賽區,全國競賽組委會不承認其評獎結果。
七、競賽征題
好的賽題是這項活動成功的關鍵之一。為廣開思路,根據全國組委會的要求,今年繼續向各方面人士廣泛征求賽題。
1.賽題一般應來自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等方面經過适當簡化加工的實際問題。不要求參賽者預先掌握深入的專門知識,隻需學過普通高校的數學課程,但又有較大的餘地,供參賽者(三名學生為一隊)在三天内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并且一般要用計算機得到結果。
2. 由于允許參賽者查閱各種資料(包括利用互聯網),所以應征賽題不能在公開發表的文獻上直接找到答案。
3. 應征賽題需包含以下内容:題目(包括直接來源或實際背景);簡要解答;參考文獻;通訊地址(包括郵編、電話、電子郵件)。如果隻有基本素材,也可作為初步材料應征。競賽分本科組和專科組,應征賽題可注明組别。
4. 被競賽采用的應征賽題将獲得證書,并視提交内容的完整程度獲得适當酬金。符合上述要求但未被競賽采用的賽題将收入競賽題庫,并付給一定酬金。全國組委會将不定期評選優秀賽題,并對優秀賽題的提供者頒發證書和獎金。湖北賽區組委會也将對參加應征者給予相應獎勵。
5. 為保證競賽的公平進行,請應征者注意保密,不要以任何形式洩露題目的内容。
6. 每年的競賽應征賽題的截止日期為5月30日,如過期,将自動作為下一年競賽的應征賽題。請将應征賽題直接寄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胡明娅收(郵編:100084、電子郵件:mhu@math.tsinghua.edu.cn),并通知省組委會辦公室。
八、夏令營活動
為了進一步促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活動的開展,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和深圳市科協決定共同舉辦“2015年‘深圳杯’數學建模夏令營”。4月15日前,全國組委會網站公布夏令營建模題目(初步定為4道題),請參加的學校于5月30日前将學生完成的論文(三人一隊,每隊完成一道題)提交湖北賽區組委會辦公室。賽區組委會将組織專家評審出4個代表隊(每題1隊)的論文報全國組委會,全國組委會從中選擇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和教師。請登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網站查看“關于舉辦2015年‘深圳杯’數學建模夏令營的通知”等詳情。
九、宣傳周活動
為了進一步宣傳數學建模活動的意義與價值,擴大數學建模活動在高校的影響力,豐富同學的課外生活,全國組委會從2011年開始決定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宣傳周。請各學校以學生數學建模社團為主組織相應的宣傳活動,學校和數學建模活動相關專家、教師提供适當的支持和幫助。宣傳周也可配合數學建模夏令營活動進行。
十、數學建模賽題後續研究工作
為了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活動中,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和教育部、财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的精神,探索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新舉措,促進人才培養與科研工作的結合,促進應用數學與工業及其他行業的結合,促進數學建模教師隊伍水平的整體提高,提升競賽的影響力,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開展了數學建模賽題後續研究的立項。請登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網站查看“關于2014和201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賽題後續研究工作的通告”等詳情。
為了提高競賽組織工作效率,廣泛宣傳競賽的宗旨和實踐成效,全國競賽組委會已開通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網站,網址:http://www.mcm.edu.cn,歡迎查閱有關競賽的各種信息。
請各參賽高校認真籌備、精心組織好本屆數學建模競賽,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并正确理解競賽的目的,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湖北賽區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武漢大學教務部,郵編:430072,聯系人:胡鵑,聯系電話:(027)68755986(0)、68773212(h),電子郵件:jwhujuan6947@sina.com。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
競賽湖北賽區組織委員會
2015年3月31日